面對萊豬壓境 臺灣消費者,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面對萊豬壓境 臺灣消費者,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109/11/18

  一日之晨,從肉鬆到肉丸,從肉醬到滷肉飯,所有豬肉加工製品都是媽媽們所擔憂的「萊豬風暴」,擔心掌握一家採買決策,卻是無法保證家人健康;而我們的政府,自8月26日蔡英文總統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開放美國豬肉、牛肉進口之後,近三個月政府面對眾多消費者疑慮,始終無法拿出完整配套證明進口萊豬之後的檢驗、把關機制是縝密不透風,是可以保證安全無虞的;每天只看到政府拿著空洞的政策說明,甚至以污衊口水抹黑殷實飲食企業,怎麼看都令消費者惶惶不安。

最近以來,許多民眾向消基會反映:

1.美國有78%豬隻並非萊豬,但為什麼臺灣一定非要進口施用萊劑的美豬?

2.如果一定要臺灣向美國進口豬肉,那麼臺灣可以要求購買那些78%不用萊劑的美豬嗎?

3.如果一定非買美豬不可,臺灣可不可以要求其他22%美豬飼養業者,不要再使用萊劑作為飼料的添加劑,再來採購,從源頭袪除消費者的不安?

4.臺灣向美國購買美豬,好歹也算是消費者,為何不能行使選擇權,要求購買沒有施用萊劑的美豬?

5.消費者想知道的是,政府在決定開放美豬進口時,有沒有為臺灣消費者的利益著想?

PB187291.JPG

不到1個月連署期  已破11萬名消費者連署反對萊豬(牛)進口

  再從消基會自10月20日發動「嚴拒萊豬進口」連署活動的成效觀察,已經有111,314位消費者參與連署(整理至11月18日上午10點),不到一個月,消費者間的動員力道,說明消費者是多麼地憤怒和不安,對於「開放萊豬(牛)」的政策是有多麼的不滿意,甚至每天在消基會的消費者諮詢電話中,總有多位熱心消費者表達著對於1122反萊豬遊行運動的支持,詢問遊行的集合時間與地點。

  消基會對於政府未經完整評估程序,進行風險評估,即宣布同意開放以萊克多巴胺飼料飼養之牲畜(牛、豬、火雞肉)肉品進口,重申反對與遺憾之意,事實上,依「消費者保護法」第3條規定,政府為達成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國民消費生活安全的目的,應就「防止商品損害消費者之身體、健康或其他權益」、「確保商品之標示符合法令規定」,實施、檢討、改進有關法規及其執行措施。

  另「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條亦規定:「主管機關採行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措施應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符合滿足國民享有健康、安全食品以及知的權利、科學證據原則、事先預防原則、資訊透明原則,建構風險評估以及諮議體系。」基於上述理由,消基會呼籲:政府對於萊豬的進口一事,應儘快向國民大眾公開說明開放萊豬進口之決策過程及理由,積極與國民對話,並據實說明,以祛眾疑而除國民之不安。

  再者,消基會也嚴正指出,貿然進口萊豬(牛),除了危及國人健康外,更可能傷害本國加工食品企業的國際地位與貿易能量。台灣的食品加工產業品質精良、美味可口,又廣銷歐美國家;一旦萊豬(牛)進口台灣,導致加工產業極可能使用到萊豬(牛)原料,萬一被歐盟等先進國家檢驗出萊劑而遭全面退貨,請教蔡政府:這豈不是讓「食品產業國家隊」一夕崩盤,再也進不去歐美市場?!消基會提醒:千萬不要對美政府讓小利而毀全局啊!

S__2580562.jpg

食品履歷制度是把關基礎  沒有完整履歷溯源,就不該進口萊豬(牛)禍民

  我們再從2003年美國發生狂牛症疫情,2005年想強銷美國牛肉到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家及地區時,日本政府如何為民眾把關?!

  消基會指出,從94年6月15日消基會對於開放美牛進口一事即具體提出「食品履歷制度」。當時拿出赴日考察的觀察重點--日本為防堵狂牛症進入食物鏈,即每頭牛被電擊、掛上掛鉤時,就被貼上一張號碼,那是牛隻的「履歷」編號,如21556321490,這是牛隻的身份證,代表著牠飼養的一切資訊;牛隻履歷編號係打印在牛隻耳朵上,而這一串號碼從切割牛體到最後一小塊肉陳售在肉品公司或超市商品貨櫃上都存在著,絲毫不馬虎,消費者也可以透過QR-Cord知悉這塊肉的所有溯源歷史。

  而牛隻在取出延腦樣品後,立即進入實驗室進行enzyme-link immunosorbent assay,簡稱ELISA的生化法檢測,每次檢測耗時3.5小時,若有疑義,會在進行第二次的ELISA檢測(耗時3.5小時,這也是牛隻宰殺後必須儲存一天才能拍賣的主因),若呈現陽性,則再送化學法檢驗;在日本每頭牛都需要經過檢測後,確定無陽性反應才能上市。

  所以,牛的履歷制度確保食物的可溯源,可以讓消費者採購時避開有疑義的食品,或者發生安全疑慮時,可以抓出食物的問題所在,增加消費者的信賴度;而ELISA的生化法檢測和後續的化學法檢驗,更是確保「每頭牛」沒有狂牛症風險,建立消費者的安心基礎,又讓消費者可以溯源追溯生產履歷,避開風險農產品,這是日本政府保護民眾食品安全的具體作為。請問蔡政府:面對消費者對於萊豬(牛)的廣泛不安與疑慮,您們到底做了什麼?!

  消基會提出食品履歷制度,已經有15年了;而蔡英文政府104年也提出「食安五環」保障大家的食品安全(第一,新創「毒物管理機構」,從源頭全面監控、追蹤有毒物質;第二,重建生產履歷,生產認證的標章跟標準,都要接軌國際;第三,十倍市場查驗,投入查驗的預算跟規模都要達到現在十倍;第四,修改食安法,對生產者課以更重的法律及賠償責任;第五,提高檢舉獎金,讓全民共同監督食安。)這也過了5年,食品履歷制度到底全面落實了嗎?消費者可以從一塊豬肉知悉「屠宰產地」和有無「使用萊克多巴胺」了嗎?所以,消基會強烈要求蔡政府應儘速推動「食品履歷制度」的立法,建立完整食品履歷與溯源制度。

  據了解,美國在2003年爆發狂牛症後,農業部在2004年正式提出「食品追溯建議書」,針對畜產品、大宗穀物、蔬果的生產流程改進予以溯源建議,且規定所有輸美的生鮮食品,必須能夠在四小時之內追溯到產銷資訊,否則政府有權就地銷毀。同年,美國亦開始推動全國性的動物標示系統計畫 (National Anim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NAIS), 整個食品追溯的推動作業至今持續在進行中。因此,美國畜產品事實上是可溯源、有履歷,加以我國推動農(畜、漁)產品履歷至少也有5年光景,連通台美農產品履歷制度的最後一里路,應大有可為,蔡政府何不先完成這最後一里工程,加深民眾的安心度呢?!

因此,針對「萊豬(牛)進口一事,消基會呼籲:

  • 一、請消費者持續大力連署消基會發起的「嚴拒萊豬進口」連署活動,以展現強烈民眾意旨;
  • 二、深耕農產履歷制度並接軌國際,在食安核心制度上,確保消費者信心與安心;
  • 三、持續與美方談判進口非萊豬產品,為國人爭取更多健康權益。
  • 四、鼓勵各級民意機關依照地方制度法制定嚴管萊劑牲畜產品;
  • 五、鼓勵各級機關及民間企業、工商行號拒用萊豬(牛、雞)產品。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