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台食品竄改日本產地標示 國人「食」不安心

輸台食品竄改日本產地標示 國人「食」不安心

2015/04/03

        2月26日基隆港邊境稽查員在檢查盛裕公司進口的日本「龜甲萬醬油」時,發現瓶身的標示異常;中文標籤產地標示為北海道,但撕掉標籤後按代碼進一步追查,竟然發現產地為禁止食品輸台的千葉縣。

3月初區管中心即接獲通報;食藥署也在319日至21日針對國內十大日本食品的進口商展開全面稽查,品項多達3000件,內容包括國人喜歡的醬油、泡麵、飲料、牛奶糖等食品。

經稽查人員一一核對代碼、比對製造廠商,結果在3000項樣品中發現294件產品標示不相符合,例如標示產地為日本東京,但比對生產代碼卻發現製造地是來自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五個受到輻射汙染的縣市;於是陸續結合新北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台南市、高雄市衛生局人員,前往盛裕貿易、三燦貿易、柏泓企業、上煬、上友、裕鴻食品、勵拓、太冠國際開發事業、恩旺貿易、昶緯興業、裕毛屋等公司進行查核。

在將近一週沸沸揚揚的發展下,本事件讓國人瞭解了幾件事實:

  1. 1. 相對來說,台灣的管理比較寬鬆:台灣停止或限制日本食品的規定為福島等5縣(酒類除外);反觀,中國為10縣市的所有產品、韓國8為縣市之水產品(特定品項則擴大為13縣)、澳門為10縣(福島以外的9縣為蔬果與乳品)、美國為14縣(按照日本政府限制出貨品項);至於准許其輸入的通關條件,如歐盟要求8縣需「檢附官方檢測證明與在當地抽驗」等。
  2. 2. 台灣的輻射食品檢驗標準比日本寬鬆:雖然我國不是核災區,但台、日的國際貿易往來頻繁;加以根據奧地利政府曾進行車諾比核災,造成國民遭受輻射曝露調查結果顯示,被輻射曝露的來源,5%是透過呼吸,82%來自食物。因此,僅隔太平洋的兩國,標準不應相差太多。

核種

食品種類

台灣

(貝克/公斤)

日本

(貝克/公斤)

131I

乳品

55

 

嬰兒食品

 

其他食品

300

 

134Cs +137Cs

乳品

370

50

嬰兒食品

50

其他食品

370

100

  1. 3. 根據日本境內的統計,該國自平成232011)年318日~平成242012)年331日間檢驗137,037件,檢驗超量的有1,204件(88%);平成242012)年41日~平成252013)年331278,275件檢驗超量的有2,372件(0.85%)。

   而日本厚生勞働省的食品輻射污染監控計畫,公布近3個月超標的食品項目包括:

發佈日期

品項

產地

結果(貝克/公斤)

檢驗單位

2014.12.01

蘭氏鯽

千葉縣

110

當地(政府)

2014.12.01

豬肉

宮城縣

110~1300

當地(政府)

2014.12.01

黑熊肉

群馬縣

170、140

當地(政府)

2014.12.01

梅花鹿肉

群馬縣

180

當地(政府)

2014.12.01

大豆

福島縣

11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2014.12.01

無備平鮋

福島縣

19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2014.12.01

櫻鱒

福島縣

16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2015.01.19

無備平鮋

福島縣

22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2015.01.19

豬肉

福島縣

110~1000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2015.01.19

銅長尾雉肉

福島縣

1100~22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2015.01.26

豬肉

栃木縣

130~420

當地(政府)

2015.01.26

梅花鹿肉

群馬縣

130、170

當地(政府)

2015.01.26

黑熊肉

群馬縣

230

當地(政府)

2015.01.26

豬肉

宮城縣

210、610

當地(政府)

2015.01.26

無備平鮋

福島縣

18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2015.02.23

豬肉

栃木縣

110~390

當地(政府)

2015.02.23

日本鰻鱺

千葉縣

130

當地(政府)

2015.02.23

豬肉

宮城縣

140~390

當地(政府)

2015.02.23

紅點鮭屬鱒魚

群馬縣

210、380

當地(政府)

2015.02.23

梅花鹿肉

群馬縣

230~580

當地(政府)

2015.02.23

黑熊肉

群馬縣

160~300

當地(政府)

2015.03.09

蘑菇粉

千葉縣

190

當地(政府)

2015.03.16

紅點鮭屬鱒魚

岩手縣

180

當地(政府)

2015.03.16

豬肉

栃木縣

110~190

當地(政府)

2015.03.16

石鰈

福島縣

140

緊急監測或福島縣

                       以上檢驗結果來源:厚生勞働省

 

日本生活俱樂部品管部部長槌田博,以及削減有害化學物質網絡理事長中地重晴兩位輻射食品專家,曾表示即便單一品項所含低量輻射符合國家標準,但吃下不同含有低量輻射的食品所累加的劑量,也有可能會超過一般人所能容許的安全標準;而且除體內的殘餘曝露之外,還需考量到體外的曝露劑量。更何況全世界尚未有可以計算每天每人的總被曝量機制,因此安全阻絕就是最好的防護措施,體外與體內兩邊都需盡量減少被曝的機會。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日本福島五縣市及周邊仍不時會檢驗出輻射超量的食物和野生禽獸肉,且並未隨著福島核災發生日的久遠而遞減,這是值得關注的現象。而國際上早有許多的科學證據顯示,即便是食品中僅含有低量輻射,仍對健康有所傷害;因為我們吃進的輻射殘留食品會長久在體內攻擊細胞,而有害核種大多的半衰期又長,一旦攝入也易隨著基因突變而將輻射傷害傳續到下一代。

更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長期攝入低量輻射食物會造成甲狀腺癌跟白血病的增加,同時受到被曝的人其所孕育出的後代也會有遺傳累加的狀況;像是在小朋友體內如果超過10貝克/公斤的銫137,會開始引起心肌方面的代謝異常。一旦到達一定的量,心臟所受的破壞將不可逆轉,即便成人都會突然死亡;福島核災後,鄰近地區的兒童罹患甲狀腺癌的比率更是增加了30倍。烏克蘭政府更將白血病、甲狀腺癌、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狹心症、支氣管炎等疾病,都列入核輻射的致病範圍中。

由以上的證據比對與各國觀察,這次發生了竄改產地標示的食安事件,除顯現出政府的態度很消極以外,亦可看出業者道德淪喪的程度。

消基會在此沉痛的呼籲:

  1. 1. 政府應查明整體案情與波及影響,向國人提出正式報告,嚴正懲處失職與涉案人員;同時應加重抽檢批次,擴大抽檢範圍。
  2. 2. 針對「重要人士」的關說傳聞,檢調單位應查明並全案向國人報告,以杜絕不法;而政府各主管機關,如衛福部,主掌國人健康,應即宣誓維護國人健康的核心理念,長官必須有擔當地支持基層工作人員的專業職掌,以捍衛國人健康。
  3. 3. 不肖業者大賺黑心錢,道德淪喪之外,亦應加重其刑責與相關罰金,以確保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
  4. 4. 在無良黑心食品問題未曾稍減之際,輻射食品的把關標準,應比照日本,一般食品訂為100(貝克/每公斤),嬰兒標準應減半。提醒國人未超標不等於零檢出,吃進輻射殘留食品,累加的劑量,仍可能威脅到人體健康。
  5. 5. 國際慣例上早有二十六個國家皆要求日方檢附輻射檢測或產地相關證明;部分日本的民間自主檢測與地方政府,更規定超過10貝克/公斤以上的食品便不得在其境內販售。因此,我國應比照國際其他國家,要求檢附輻射檢測或原產地相關證明;同時,消基會主張應建立第四方檢驗制度,開放公益機構(如消基會)參與檢驗、監督,挽回消費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的信賴度。
  6. 6. 到目前為止,衛福部在港埠的邊境查驗食品機制和輻射檢驗的人力和設備不足;因此,在尚未做到全中文標示的制度以前,行政院應逐日公布日本輸台食品的輻射檢驗資訊,包括檢驗方法、檢驗單位及結果判讀依據,以昭公信,達到資訊透明和滿足國民知的權利,以顯示維護消保的決心。

 

BOX:碘131、銫137小情報

一、碘131小情報(參考資料來源: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1.碘131在大氣中及環境中會很快分解(註:碘131的半衰期為八天)

2.碘131的劑量只有在核子意外事故的最初幾天較高。

3.碘131的主要曝露途徑為飲用了新鮮牛奶。

4.民眾因食用遭碘131污染之水果及葉菜所受劑量,遠低於飲用遭碘131污染之新鮮牛奶。碘131落塵只會附著在水果及葉菜的表面,民眾食用前通常只需先用水清洗或將水果削皮即可。

5.甲狀腺癌並非常見癌症,而且通常可以治癒;此外,女性的發生率為男性的23倍。

6.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與曝露劑量成正比,但在曾遭碘131曝露之群眾中,很少有人會在日後得到甲狀腺癌。

7.受曝之孩童,會比成人有較高的風險。

 二、銫137小情報(資料來源:美國環境保護署)

1.銫137是最為大家所知的核分裂產物之一,其半衰期為30年。

2.銫是柔軟、有延展性,銀白色的金屬。在室溫時為液態。

3.大氣中的落塵有極少量的銫137,土壤與水中的銫137會使人體受到曝露,曝露的平均年劑量少於0.01毫西弗,但會隨著銫137的衰變而逐年減少。

4.喝遭受污染的水,會讓銫137進入人體,讓組織受到加馬與貝他的輻射。 

5.受到銫137的曝露,會增加得癌的風險。因放射性廢棄物而受到曝露,或因污染場址而受到曝露,或因核子事故而受到曝露,所造成的癌症風險會比典型的環境曝露高出許多。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