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魚」,安「心」過好年

年年有「魚」 安「心」過好年

2015/02/10

新聞摘要

l   春節前後是心血管意外的高發期,與飽和脂肪、糖、鈉及酒精的大量攝取有確切關聯。而魚是傳統的應景美食,以清淡的肥魚來取代部分油膩的畜禽肉,將帶您平安進入新的一年。

l   選購魚類的主要判斷原則是:(1)養殖魚優先於野生魚;(2)銀白色魚優先於彩色魚;(3)購買植食性的養殖魚;(4)避免大型魚(如:鮪魚、旗魚、鯊魚,通常大型魚汞等重金屬量高);(5)少買珊瑚礁魚類。

l   要求政府,對各種野生漁獲,必須建立透明可追溯來源的機制。消費者有權知道,我們吃的魚,不是5年前的冷凍魚,不是泡過藥劑的保鮮魚,不是網路行銷包裝後名不符實的假魚。

l   挑選對海洋環境友善的捕撈方式所生產的海鮮,透過消費力量的把關,才能改變過度漁撈的現況,讓台灣漁業走向更永續的方向。

l   準備年菜,盡量避開對健康有害的脂肪,包括動物脂肪如豬油和奶油、植物的飽和脂肪如棕櫚油和椰子油、以及氫化植物油等。選購室溫下呈液態的葵花油、大豆油、橄欖油與花生油等,都能提供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l   魚肉是最佳的動物性食品,它兼具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優點。魚肉的蛋白質比例通常為18~24%,能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胺基酸,屬於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相當高。

l   魚肉的脂肪一般僅1~4%,比畜禽肉的少很多,常吃魚不會增加身體負擔。其脂肪中的80%為不飽和脂肪酸,能軟化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脂肪豐富的魚如鯡魚、鯖魚、鮭魚、秋刀魚和沙丁魚等的營養價值更高,因為提供了很特殊的ω-3脂肪酸─EPA和DHA。

l   大量酒精會提高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水平,過年期間應該限制飲用。

 

農曆新年是台灣的三大節日之一,大家總是會準備豐盛的佳餚美食來慶祝。在歡樂氣氛下,很容易讓人忽略日常應有的保健。所以春節前後是心血管意外的高發期,與飽和脂肪、糖、鈉及酒精的大量攝取有確切關聯。而魚是傳統的應景美食,以清淡的肥魚來取代部分油膩的畜禽肉,將帶您平安進入新的一年。

 

春節前後要特別注意心血管問題

    據估計,目前全世界1/3的非傳染性疾病之死亡數歸咎於心血管問題,這主要來自脂質代謝異常。脂質包括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它們雖然有許多重要的生理作用,可是血脂水平一旦過高,就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積,長期將導致動脈變厚變硬而失去彈性,內徑變窄而妨礙血流,最後使血管破裂或造成血栓,引起腦中風、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等。

不過高血脂本身難以察覺,必須藉助檢測來診斷。如表1所示,根據血漿總膽固醇(TC)、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的濃度,就可以找出高脂血症的各種類型:

  •     高膽固醇血症:總膽固醇≧200

  •     高甘油酯血症:三酸甘油酯≧200且合併TC/HDL≧5或HDL<40

  •     上述兩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總膽固醇≧200且三酸甘油酯≧200

混合型高脂血症往往出現在肥胖者身上,他們同時是高血壓和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群,所以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很大。

 

表1:血脂的診斷標準;單位為mg/dl

 

台灣與美國的標準

德國與歐洲的標準

正常值

臨界值

危險值

正常值

臨界值

危險值

總膽固醇

<200

200–239

≧ 240

<200

200–250

>250

三酸甘油酯

<150

150–199

≧ 200

<150

150–200

>200

LDL

<130

130–159

≧ 160

<150

150–190

>190

HDL

>40

-

-

>40

35–50

<35

 

        血脂的診斷還可以進一步簡化,即根據LDL(俗稱壞膽固醇)與HDL(俗稱好膽固醇)之間的比例,來評價脂質代謝狀況的優劣。當血漿懸浮大量LDL時,膽固醇便容易引起動脈粥狀硬化;反之,HDL能清除多餘的膽固醇。高濃度的LDL雖不利健康,但HDL的水平高則是有利的。LDL過多或HDL過少都可能造成問題,故LDL/HDL的比值最好維持在4以下。

而LDL深受飲食的影響,某些脂肪酸的攝取量會改變LDL/HDL的比值。營養學家建議,每天吃下的脂肪應佔總熱量的30%左右,其中飽和脂肪酸要少於10%(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少於7%)、單元不飽和脂肪酸10–15%、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少於10%為最佳。合理地補充脂肪酸是防治血脂異常的重要措施,這不單要衡量攝取的分量是否恰當,還要考慮選擇的種類是否得宜。

尤其在歲末天寒,血管收縮會造成血壓上升,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因本身血管的彈性比較差,面對環境溫度的驟降,無論是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發生率都大幅提高。加上過年時許多人休假在家缺乏活動,飲食油膩又惡化血脂狀況,更促進心血管問題的出現。所以除了做好保暖措施外,日常的飲食治療也不可忽視。

飲食內容影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膳食、營養和慢性疾病預防》(註1):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有確切關聯的飲食包括亞麻油酸、魚和魚油(EPA和DHA)、蔬菜和水果、鉀、以及少量至中量的酒精攝取;不過肉豆蔻酸、棕櫚酸、反式脂肪酸、大量鈉和酒精的攝取會提高風險。

而證據強度不如上述充分的研究顯示,飲食中的α次亞麻油酸、油酸、非澱粉多糖、全穀類、未加鹽的堅果、植物固醇、以及葉酸很可能降低相關風險。

另外,若干科學證據有限地支持,攝取類黃酮和大豆產品可能會降低風險;富含月桂酸的脂肪及β胡蘿蔔素補充劑則可能提高風險。

更詳細的建議,可參考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歐洲動脈粥狀硬化學會(EAS)對血脂值異常提出的管理準則(註2)。該準則以促進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為目的,關於生活方式的建議,如表2所示:

 

表2:生活方式對心血管疾病的改善效果

 

效果強

效果中

效果弱

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和LDL的水平

·       減少飽和脂肪

·       減少反式脂肪

·       服用植物固醇

·       增加膳食纖維

·       減少膽固醇

·       服用大豆蛋白

·       服用紅麴

·       減少多餘體重

·       增加規律運動

降低血漿三酸甘油酯的水平

·       減少甜食

·       減少大量飲酒

·       減少多餘體重

·       減少碳水化合物

·       服用ω-3脂肪酸

·       增加規律運動

·       以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來取代飽和脂肪

提高血漿HDL的水平

·       減少反式脂肪

·       增加規律運動

·       減少碳水化合物,並以不飽和脂肪來取代

·       適度飲酒

·       減少多餘體重

·       減少甜食

·       對於碳水化合物,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和高纖維的食物

·       戒菸

 

綜合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反式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中的肉豆蔻酸、棕櫚酸和月桂酸都不利心血管健康,它們在動物脂肪裡的比例通常要比在植物油裡的高出許多,除了棕櫚油和椰子油是例外。而不飽和脂肪中的EPA、DHA、α次亞麻油酸、亞麻油酸和油酸則有利心血管健康,它們主要來自魚油或植物油。

 

小型肥魚的營養價值遠勝豬牛肉

肉類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能彌補植物性蛋白利用率不高的缺點。不過肉類品質的好壞,應根據裡頭脂肪酸的含量與質量去判斷。畜肉有5~20%的脂肪,而且富含飽和脂肪酸。禽肉的脂肪含量比畜肉的低,主要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魚肉一般偏瘦,肥魚則能提供高價值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選擇肉類基本上可遵循一條簡單的規則: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

魚肉是最佳的動物性食品,它兼具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優點。魚肉的蛋白質比例通常為18~24%,能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胺基酸,屬於完全蛋白質,營養價值相當高。而且魚肉的肌纖維較短,蛋白質結構鬆散,所以質地特別軟嫩。另外,魚肉中的可溶性膠質很多,水分含量大,消化吸收率超過90%以上,尤其適合老年人食用。

魚肉的脂肪一般僅1~4%,比畜禽肉的少很多,常吃魚不會增加身體負擔。其脂肪中的80%為不飽和脂肪酸,能軟化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脂肪豐富的魚如鯡魚、鯖魚、鮭魚、秋刀魚和沙丁魚等的營養價值更高,因為提供了很特殊的ω-3脂肪酸─EPA和DHA。它們主要存在於寒帶水域的海魚中,這是畜禽肉和陸上植物所缺乏的營養素,而兩者均可作為必需脂肪酸的替代物。

每週消費1、2次撲克牌大小的海魚,每次大約能提供200~500毫克的EPA和DHA,這樣可預防冠心病及缺氧性中風。EPA和DHA還抑制發炎、降低血壓、對抗血栓和避免老年癡呆症等。義大利心肌梗塞干預研究曾針對11,324名相關生還者做調查,經過3.5年的試驗後發現,若每天服用1公克來自魚油的ω-3脂肪酸,總死亡率減少了20%,死於心血管疾病減少了30%,突然死亡減少了45%(註3)。

另外,魚油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D,尤其在肝臟內。魚肉中的維生素B群也不少,鉀、鈣、磷比畜禽肉多,海水魚還提供豐富的碘,這些對神經系統發育或新陳代謝正常都非常重要。而能連肉帶骨一起吃的小魚,則為極佳的鈣質來源。

所以春節期間不妨以象徵年年有「餘」的應景食物──魚,來取代飽和脂肪較多的畜禽肉。但是有兩點得注意:(1)魚的內臟盡量不要吃,因為某些會導致食物中毒。(2)大型魚容易有汙染問題,最好選擇能整條放在餐盤上的小型魚。

 

魚,從哪裡來,為什麼重要?

在食安問題不斷的今天,部分民眾在買菜時,開始會選擇具有「有機認證」、「生產履歷」、「CAS」等各式標章的農產品,對於這些經由認證過安全、衛生、可追溯生產流程的產品,在食用時也會相對安心。而更有些消費者,會直接前往農學市集或農產地,透過面對面與生產者的接觸,直接了解農作的生產情況,對於生產環境,更能眼見為憑。

 

其實,食物的美味與否,是與食用心理息息相關的。

 

農委會的產銷履歷從2007年推動至今,僅有15項水產品具有認證作業辦法,並且,這15項皆為養殖水產,對於從海裡捕撈上岸的水產品,消費者沒有任何的辨識方法。我們不會知道,這些魚從太平洋來的、從大西洋來的,或是從台灣海峽來的,也不會知道這些魚是圍網抓的、拖網抓的,還是延繩釣抓的。市場上沒有提供任何的辨識機制,甚至,魚販自己都不知道魚從哪裡來!也沒有任何的漁學市集,能讓消費者與捕魚的漁民面對面,所以,我們即使號稱海島國家,對於海裡面有什麼,卻是相當陌生的。

 

永續海鮮選購指南

 

「野生動物需要保護」,逐漸成為一種普世價值。然而,相較於陸上的動物,海洋裡的生物,對台灣大多數人來說卻是陌生,自然也不容易形成保護的意識。我們曾經忽略了,黑鮪魚跟黑熊一樣,都是野生動物,並且,是瀕臨絕種的動物。許多的大型魚類(旗魚、鯊魚……),如黑鮪魚一般,都面臨生存的危機,但當他們成為小片的生魚片、魚塊、魚鬆,便順理成章地成為食材,不再被視為野生動物。

 

農委會去年6月,首次公告2種台灣海水魚類進入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曲紋唇魚、隆頭鸚哥魚)。根據台灣珊瑚礁學會提供資訊指出,這兩種魚在台灣沿海的數量已經都在30隻以下,原因是他們好吃,造成商人的過度捕撈。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可能已成為讓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的幫兇。

 

  為了提供消費者選購海鮮的參考依據,中研院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出版了「海鮮指南」,漁業署推廣之「海宴精緻魚產品標章」、屏東縣政府「優質水產品產地證明標章」也都告訴大家怎麼挑選海鮮,建議消費者認證購買,才能讓身體健康,海洋也健康。。海龍王愛地球協會也出版「深海食堂」,直接建議到海產店該如何點餐。選購的主要判斷原則是:(1)養殖魚優先於野生魚(2)銀白色魚優先於彩色魚(3)購買植食性的養殖魚(4)避免大型魚(如:鮪魚、旗魚、鯊魚,通常大型魚汞等重金屬量高)(5)少買珊瑚礁魚類。

以消費行動支持保育理念

 

消費者若能開始認識食物的來源、生產過程,除了是對生產者的監督,對於負責任的農(漁)民來說,亦是一種肯定。當看到自己辛苦生產的食物,能夠被認識、被認同,那股安心的力量,相信也會對自身健康形成正面的能量。

 

當愈來愈多的消費者走入田間親身體驗,形成一種互信互賴的關係,投機的生產者將無所遁形。未來,我們應該也前進漁港,透過跟漁人聊天的方式,了解餐桌上的魚,是從何而來?用什麼漁法捕撈?更應該要求政府,對各種野生漁獲,必須建立透明可追溯來源的機制。消費者有權知道,我們吃的魚,不是5年前的冷凍魚,不是泡過藥劑的保鮮魚,不是網路行銷包裝後名不符實的假魚。

 

更重要的,未來,如果我們還想有魚吃,從現在起,就得睜大眼睛,挑選那些對海洋環境友善的捕撈方式所生產的海鮮,透過消費力量的把關,才能改變過度漁撈的現況,讓台灣漁業走向更永續的方向。透過消費行動,我們將決定台灣海洋的未來!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