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號533期

2025年9月號533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如何順利叫車不受氣?律師來解答

前言:使用叫車平臺固然便利,但若遇上麻煩事,不僅影響心情,還有可能讓荷包失血!本文蒐集常見狀況並由律師說明自保之道。學會聰明應對,不再「叫車變叫苦」!

文/范翔智(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封面故事

  

申請汽車貸款,拒當冤大頭!

前言:對不少購車族來說,會申請車貸以減輕資金支出的負擔。本文全面解析各式方案、申貸流程及可能的風險等。掌握關鍵眉角,方可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文/曾鹿鳴(消基會中區分事務所委員、逢甲大學金融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專任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行車紀錄器,開車上路好安心!

前言:當開車遇上事故或糾紛,最怕證據不足而陷入麻煩,這時行車紀錄器不僅可以派上用場,更是保障權益的重要依據。本文從選購類型、安裝到應注意之處一一說明;正確選擇,為車主建立全面的行車防護網。

文/陳俊智

審訂/吳宗霖(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委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改裝&加裝汽車配備的不踩雷指南

前言:想為愛車打造個人風格前,先要小心改過頭而被檢舉、甚至吃上罰單!本文說明改裝、加裝汽車配備前後應遵守的法規,讓車主在追求亮眼與性能的同時,能夠安心享受駕駛樂趣,無後顧之憂。

文/羅 素(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汽車美容服務 讓愛車更有型

前言:駕駛愛車進美容中心,小美容、大美容、全車晶鑽包膜、水晶鍍膜套餐……五花八門的項目,功能、特性、優缺點是什麼?汽車美容僅是為了漂亮?全車包膜後就可以不用洗車嗎?了解各種美容項目,再依個人需求做出合適的選擇。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消費論壇

 

計程車遲到手續費──當權利義務不對等時,消費者成了提款機?!

前言:現今叫車平臺收取「遲到手續費」的做法,引發諸多消費者的關注與爭議。本篇深入探討此制度,並分析其對消費者權益的影響,也呼籲應建立更公平透明的收費機制。

文/張琬萍(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執業律師)   

     

 

申訴台上

 

網購甜點卻遇負責人不幸過世無法聯繫?

前言:網購交易發生問題,首要確認訂單是否成立,若消費者能提出當時的商品頁面、對話截圖、付款紀錄等資料為證,應可認為訂單已成立;因此,萬一遇到商家有突發狀況,也可透過申訴和調解程序來主張權益。

文/劉安桓(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訂購保健食品及保養品不滿意,可否退貨退款?

前言:當消費者收到訪問交易或通訊交易所訂購的商品,覺得不滿意時該怎麼辦?若非屬合理例外情事,《消保法》中有明示消費者於猶豫期內主張退貨退款的處理過程。提醒應把握《消保法》所賦予的權利,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文/陳秀峯(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熱門話題

 

玩數位電玩遊戲,如何確保權益?

前言:數位電玩遊戲蓬勃發展,是許多人休閒活動的首選,然而相關消費糾紛層出不窮,此外又關係到兒少權益的保護,不能不重視,本文詳細解說。

文/許家華(消基會資通訊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exels

     

YouBike好方便 安全保障不能輕忽

前言:在市區以YouBike通行,方便又環保!由於使用民眾愈來愈多,於人群間蛇行穿梭、隨意切換路線、酒後騎車等現象不時發生;故透過本文提醒使用民眾,注意騎乘公共自行車的保障之外,對交通規範的了解也需有所提升,以保安全無虞。

文/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出版部拍攝

   

       

小物知識     

  

飲品紙杯不單純 小心塑膠微粒喝下肚?!

前言:您認為用紙杯是對地球更友善的減塑方式,但沒想到卻可能因此賠上健康?又該如何避免潛在風險?本文帶您見真章。

文、圖/張偉翔(國立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

      

            

消費柯南

 

守護口腔健康 2025兒童牙膏與漱口水調查測試

前言:口腔清潔商品琳瑯滿目,若又是兒童專用,商品的安全性更備受家長關注。本次對市售兒童牙膏與漱口水進行重金屬測試,結果提供消費者參考。

文/檢驗部

樣品拍攝/出版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消費生活

         

菸品續章:認識水菸、嚼菸、(口)含菸

前言:菸品除最常見的傳統紙菸外,還包括水菸、嚼菸、(口)含菸等產品;而目前新興菸品如電子煙或加熱菸更是菸商大力宣傳與行銷的重點。與傳統菸品相比,新興菸品和水菸、嚼菸、(口)含菸,其成癮風險及對人體的健康影響同樣須重視;若要從國外攜帶入境,務必留意現行規定,以免觸法受罰。

文/陳介然(消基會衛生福利委員會委員、執業律師暨專科醫師、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智慧醫療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謝靜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學博士)、陳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衛生碩士學位學程碩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黑金商機旺 不可不知的咖啡二三事

前言: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必備飲品,每天不喝杯咖啡無法展開一天的行程。市售咖啡有種種說法,精品、莊園、單品、配方,代表何意?有哪些常見認證?此外也提醒兼顧健康的建議飲用要訣。

文/羅 素(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ixabay

  

使用料理家電時需注意事項!

前言:消費者用微波爐、氣炸鍋、烤箱等廚房家電烹飪時,可能會有一些疑惑:其運作原理與差異為何?哪些材質的容器可以適用?操作時的注意事項?本文說分明!

文/黃福永(國立成功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認養、領養寵物 您準備好了嗎?

前言:現今飼養寵物的人愈來愈多,在下定決心迎接新成員時,有哪些必須思考的課題?期許讀完本文,所有飼主都能用愛給毛孩一個溫暖的家!

文/楊靜宇(消基會保護動物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獸醫師公會副理事長)

圖片來源/Pixabay

 

  

     

        

  

      

點我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