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號520期

2024年8月號520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淺談臺灣藥食同源產品的現狀

前言:藥食同源是在中醫領域經常聽到的名詞,但許多民眾未必足夠了解其內涵。本文說明藥食兩用原料的相關規定、現存問題,及使用在食療保健時的注意事項,以確保自身健康安全。

文、圖/李威著(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委員)

  

  

   

   

封面故事

 

訂房「不踩雷」指南

前言:出遊前,預訂住宿有不少考量因素,類型多樣如飯店、旅館、民宿、Villa、膠囊等各有擁護者,且現在許多人會參考社群媒體或相關平臺的推薦,建議交叉比對評論以減少踩雷可能,訂房後也再確認並小心付款詐騙!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參與自組旅遊團 小心暗藏風險!

前言:自組旅遊團通常因為缺乏正式契約,導致消費者在遇到問題時難以得到應有的保障。透過本文,您將獲得實用的建議;了解相關法律規定,以確保在參與這類活動時能夠維護自身權益,享受一段安心愉快的旅程!

文/劉安桓(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旅遊噩夢發生後,消費者如何保障權益?

前言:旅遊糾紛時有所聞,有些是勉強能忍受的疏失,但有些卻會嚴重影響遊程、敗興而返;本文將從臺灣旅客在越南富國島遭丟包案例出發,探討消費者後續可如何求償及保護自己的權利。

文/沈聖瀚(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觀光工廠、休閒農場多元 行前安全須知

前言:暑假期間,許多家長會考慮讓孩子們到觀光工廠或休閒農場放放電,還有部分農場結合動物展演及互動來吸引大人小孩;提醒您,行前留意相關規定及至網站查詢合格業者名單,遊憩安全更有保障!

文/王志宏(消基會中區分事務所委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消費論壇

 

適逢國人出國旺季,旅遊消費多加留意

前言:出國旺季期間,為減少旅遊消費爭議,消費者除慎選有信譽的旅行業者外,建議要仔細閱讀旅遊契約條款,並參照《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範;若不幸遇到消費糾紛,也可向業者、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不要輕忽自己的權益!

文/周逸濱(消基會副秘書長、執業律師)

   

      

 

     

申訴台上

    

護照過期未能順利登機 重新購票之差價能否求償?

前言:我國國民出國時備妥有效護照為公法上的義務,航空公司人員查驗乘客護照,並無發現其是否已過期失效之責任,民眾出國前應多加留意,免得影響了遊程與心情。

文/彭若鈞(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熱門話題

 

叫車平臺常見問題與如何自保:最後一哩路的選擇

前言:從傳統電話到手機一點即達的叫車方式,讓人們在城市間移動更加便捷;然而其背後仍有諸多挑戰。本文解析國內外叫車平臺的計費方式及安全措施,幫助您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能夠捍衛自身權益。

文/廖俊雄(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交通委員、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暨電信管理研究所教授)、黃韋翰(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生)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避免熱傷害 中醫藥有妙用!

前言:夏日熱浪來襲,更應提高警覺,適時補水並避免熱傷害。熱傷害分為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熱中暑等,各有什麼症狀及處置方式?提供中醫藥治療複方,有助於清熱解暑!

文/陳冠佐(義大癌治療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生活

 

碳稅來襲!是地球救星還是錢包殺手?

前言:英國脫歐後的碳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碳焦慮;而歐盟也啟動碳邊境調整關稅數據庫,碳費、碳稅和碳交易因此成為熱門話題。本文以簡明方式解釋這些名詞的意義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幫助讀者理解並應對碳排放變革。

文/黃建岡(中華民國驗證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國際人員驗證協會﹝International Personnel Certification Association,IPC﹞理事)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手麻腳麻 不可輕忽!

前言:你曾有維持一個姿勢過久而產生手麻、腳麻的經驗嗎?雖然大多來得快、去得快,但若頻繁發作,恐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本文帶讀者了解不同症狀,應尋求醫師找出原因及治療方式,避免病情加重,影響健康。

文/關尚勇(消基會醫療委員會委員、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特約醫師)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客運砍班次 地方及偏鄉交通 通不通?

前言:近年來,國道客運屢傳因不堪虧損而裁撤路線,或只能依賴政府補助勉強經營;而地方及偏鄉公共運輸,也有不少要面對的挑戰,究竟政府、業者、民眾應如何因應及共同合作,才能實現「行的正義」,保障權益?本文一一分析說明。

文/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消費柯南

 

2024生鮮鮪魚及魚罐頭調查測試

前言:生魚片為許多民眾所喜愛,而魚罐頭也常見於料理使用;因此,本次針對生鮮魚肉及魚罐頭進行重金屬(汞、鉛、鎘)檢測,也進行品種定性及揮發性鹽基態氮含量(水產品新鮮度指標)測試,作為消費者選購前參考。

文/檢驗部

樣品照拍攝/出版部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急診科普

 

後新冠疫情時代的兒童急性感染症照護與就醫溝通

前言:經後疫情時代及全球人口流動頻繁等因素,傳染病的流行趨勢與傳播模式有所改變;在兒童的急性感染症照護方面,更是令家長憂心忡忡,本文說明相關感染源、常見病徵與處置方式,以及照顧者帶兒童就醫時的溝通重點,以利醫護人員正確決策。

文/林秋梅(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輔仁大學醫學系)、紀志賢(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成功大學醫學系)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點我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