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號414期
更多
2015年9月號413期
2025年8月號532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驚覺銀行帳戶內有不明款項 怎麼辦? 前言:忽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內有不明款項,該怎麼做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風險?匯款錯誤涉及的責任歸屬?正確並謹慎處理,保障個人財務安全。 文/廖志峰(消基會金融保險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8月號 封面故事 造型蛋糕受青睞 食安議題需重視 前言:多變化的造型蛋糕不僅讓人食指大動,更充滿趣味和話題,但裝飾於蛋糕上的物品、零件是否安全?消費者在選購及下單前應注意哪些事項?細讀本文,慶祝佳節更放心! 文/徐軍蘭(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副教授)、王正方(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皮革選擇多 訣竅報你知 前言:送禮表心意,皮夾包款是常見選擇。市面上的皮革種類繁多,說明各自製作工法、使用優缺點及保養清潔方式;近年興起的「植物皮革」、「再生皮革」又是什麼?選購前做足功課,送禮送到心坎裡,一點都不難!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親子活動新風潮 車露旅遊二三事 前言:車露旅遊已成為新興的親子休閒活動選項;然而,從事車露旅遊可能會面對眾多限制和危險外,亦屢有違反相關法規、影響其他遊客及破壞生態環境等疑慮。提醒大家,體驗車露樂趣的同時,也應做好萬全準備。 文/王志宏(消基會中區分事務所委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新手爸爸準備:當心父職產後憂鬱 前言:漸有研究發現,「產後憂鬱」不僅會發生在媽媽身上,一定比例的新手爸爸也出現相關症狀,可能來自對未知的恐懼、角色轉換的擔憂、伴侶關係的轉變等面向;提供新手父母應對與調適建議,一同來了解! 文/羅惠群(消基會衛生福利委員會委員、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南方心理諮商所院長)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男性更年期保健 中醫來協助! 前言:年紀漸長,健康狀況可能不如以往,日常生活更得重視保健。尤其男性進入更年期並不明顯,是否有判斷須就醫的標準?中醫透過哪些措施可提供協助?也分享藥膳茶飲調養建議,守護爸爸健康! 文/陳冠佐(義大癌治療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exels 消費論壇 植牙好不好? 前言:人工植牙可以改善咀嚼、發音、美觀與口腔咬合關係,是較一般活動假牙或是牙橋接近真牙的重建方式;不過植牙前需要考量相當多的問題,說明施作前後風險及需要留意之處。 文、圖/曾建福(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暨消基會衛生福利委員會委員、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牙醫部主任) 申訴台上 用餐打包未吃完食物 行不行? 前言:現今餐飲消費方式多元,關於用餐後未吃完食物可否打包,各餐廳可能有不同做法,將如何影響消費者權益?主管機關及司法實務上,看法為何?一起來了解。 文/戴維余(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 熱門話題 小確幸不再?!Uber Eats限縮會員權益之討論 前言:不少人習慣使用美食外送平臺,選擇多又方便,且平臺更依訂閱期間長短,提供不同優惠方案以吸引消費者;但若平臺在訂閱期間片面變更原先優惠內容,實是嚴重影響權益之舉,本文進一步討論。 文/陳昭全(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 參加社群平臺親子旅遊社團活動 要小心! 前言:社群平臺興盛,成為許多家長規劃參加親子活動的管道,但在參團前,務必謹慎判斷揪團團主是否具經營旅行業務資格;若參團付費,應索取契約書及相關收據,以保障權益。 文/沈聖瀚(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網購不良習慣out!別讓便利成為漏洞 前言:身處網路購物發達的時代,省去出門時間,在網上下訂單,就能等待商品送達,實在很便利;但切勿輕忽網購要注意的密碼、信用卡資料保管、網路安全……重要事項,以免遭受損失。本文列舉生活化的案例來說明,提醒消費者注意。 文/陳培德(消基會資通訊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ixabay 茶從哪來?談國產茶葉強制溯源制度 前言:臺灣茶享譽國際,但不時發生不肖業者以廉價境外茶偽裝、混充臺灣茶販售的事件,不僅影響品牌價值,更損害消費者權益;因此從2023年1月1日起推行「國產茶葉強制溯源制度」,期有助於消費者辨識及查詢。 文/出版部 圖片來源/Pexels 消費柯南 2025陳皮、黃耆、苦杏仁及五加皮4種中藥材基原鑑別 前言:「藥食同源」觀念由來已久,可作為食材使用的中藥材並不少,但一般民眾難以辨認自己買來的中藥材是否正確;故本次挑選4種較容易被混誤用的中藥材進行基原鑑別測試,結果提供消費者選購前參考。 文/檢驗部 樣品拍攝/出版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消費生活 不沾鍋塗層知多少 前言:市面上鍋具五花八門,光是不沾鍋,就有鐵氟龍、陶瓷、麥飯石、蜂巢、陽極處理……種種說法,究竟代表什麼意涵?本篇說分明。 文/李宛真(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工程師)、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圖片來源/Pixabay 餐廳訂位難題多 糾紛如何解? 前言:想到餐廳享用美食卻非易事?倘若在訂位、候位時發生不快,將使用餐的興致大減!本文由律師說明常見問題,並提供適切建議,以免消費者尚未入座就滿腹怨氣。 文/沈奕瑋(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點燃線香 療癒靜心 前言:香煙繚繞之際,令人心曠神怡;燃點線香,留意重質不重量,首要選擇品質優良、百分百天然材料製成的香品,使用時間、空氣流通上做好管控,便可享受一炷香的寧神養心時刻。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小物知識 出國計畫要順利,護照效期先查清! 前言:規劃海外旅遊的首要之務應是檢查護照效期,若護照即將過期可能會被拒絕登機!本文整理相關資訊及解答常見問題,帶你一次讀懂。 文/劉靜慧(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教育委員、中華民國領隊人員執業外語領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點我訂閱!2025年7月號531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你認識「超加工食品」嗎? 前言:有句俗諺說「You are what you eat」,吃下肚的食物,對人體健康有重要影響,一起來了解超加工食品及購物時的辨認方法,並掌握更健康的飲食方式! 文/劉琳君(營養師)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7月號 封面故事 夏日頭皮護理 秀髮清爽的根基 前言:多油、乾癢、脫屑、落髮,頭皮健康直接影響秀髮狀況,要令三千煩惱絲不再帶來煩惱,護髮是治標,護頭皮是治本。坊間許多頭皮護理產品,針對控油、清潔、滋潤、強健毛囊等等不同需求。本文將由專家告訴你頭皮護理的概念以及選擇產品時的實用建議。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7月號 體香產品 消除異味? 前言:炎熱的天氣容易出汗,若產生臭味,可能造成尷尬的情況。市售的止汗和淨味產品,能否協助化解?使用這些產品時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透過本文,一覽其中奧祕。 文/朱槿梵(消基會編輯委員會委員暨分子生物專業人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涼感寢具衣物選用須知 前言:夏天到,最想擺脫黏膩悶熱的感受,尤其近年夏季高溫持續破紀錄,涼感商品因而成為熱門關鍵字。涼感寢具和衣物的原理?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上要注意哪些面向?讀畢本文,掌握要點! 文/羅 素(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飲酒 消暑?成癮傷身? 前言:每到夏日,商店推出各種啤酒節的促銷活動,貨架上口味、濃度各異的酒品,有比較不易喝醉的選項?啤酒下肚,清涼又消暑?本文說明關於酒的必備知識,並提醒儘量勿飲酒對健康最好! 文/陳全裕(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委員、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論壇 夏季旅遊正夯,消費糾紛不斷——從法律觀點看旅遊權益的保障與風險 前言:暑假是旅遊旺季,旅遊相關的消費糾紛也悄悄上升,不論是行程變更、旅宿問題、取消退費爭議,甚至是高價導遊自費行程等問題,都可能讓期待已久的旅程變了調。為提升消費者的法律意識,也提醒業者落實誠信經營,共同營造安心旅遊環境,關於消費者的旅遊權益,本文說明應該特別防範的風險。 文/楊登景(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執業律師) 申訴台上 放棄留學 代辦業者卻不依法退費! 前言:消費者委託代辦業者處理留學事宜,依規定,消費者可隨時終止契約,除原先約定給付給業者的報酬外,若無另行約定,業者不得再向消費者收取其他報酬;業者並應扣除代繳憑證所載之費用後,將剩餘款項退還給消費者。 文/陳奕仲(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 補燙頭髮卻讓頭皮見光? 前言:美髮服務引起的消費糾紛屢見不鮮,故主管機關有制定相關法規要求業者應盡注意義務,惟在過往實務上消費者仍有面臨舉證困難之可能。建議此時可善用消費爭議申訴程序,不失為兼顧彼此權益的一種方法。 文/黃家豪(消基會南區分事務所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熱門話題 安心出遊,從住對地方開始 副標:旅遊住宿安全,絕對重要! 前言:出遊時,「住」的安全相當重要,有讓人安心的住宿地方,才能養足精神和體力好好享受旅程中的風景。本文從預訂住宿開始,到抵達房間後的觀察及其他重點,一一提醒,望每位旅遊消費者都能有不感到憂慮的休憩時光! 文/楊明青(消基會中區分事務所委員、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觀光休閒與餐旅管理學系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 瘋旅遊 旅展購買住宿券前睜大眼 前言:消費者原本期望在旅展買到物超所值的住宿券,藉此節省一筆花費;但購入之後,實際使用上卻出現不少問題?本文整理常見爭議,由律師進一步解答。 文/彭若鈞(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氣候變遷下的住家環境安全 前言:人類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呈現在各個方面,居家建築安全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分析影響所及和可採取的因應措施,提醒大眾充分準備,以面對和適應變化。 文/丁 盛(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活動快報 消基會2025檳榔防制法推動論壇:健康影響、產業轉型與文化經濟的平衡 前言:為了解生產端、消費者端、政府三方關於推行檳榔防制法的看法、交流意見及凝聚共識,消基會於4月23日舉辦論壇。本文記錄論壇討論要點,供讀者參閱。 文/侯勝博(消基會副董事長)、季麟揚(消基會醫療委員會委員)、企劃部 圖/消基會 小物知識 印表機副廠碳粉匣無法適用爭議 前言:消費者購買印表機,其說明書上並未註明須使用原廠耗材;但原先可用的副廠碳粉匣,卻在更新軟體後顯示無法適用,是否合理?如何確保自身消費權益? 文/許家華(消基會資通訊委員會委員、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 環保購物袋重複用卻愈用愈髒?! 前言:永續倡議、循環理念備受重視,大家外出購物都不忘自備環保袋。不過,環保購物袋裝生鮮或熟食後,假如疏於清洗,恐怕成為細菌溫床,增加食物中毒風險!留意日常使用與清潔,在落實環保之餘,也確保食安無虞!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 消費柯南 2025奇亞籽、亞麻籽及藜麥類商品調查測試 副標:2件亞麻籽類樣品的鎘、1件藜麥類樣品的鉛超過法規限量 前言:近來奇亞籽、亞麻籽及藜麥三類商品因健康宣稱而受到歡迎,然而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可能吸收微量重金屬,在種植過程中則可能使用農藥預防病蟲害,故本次共購買24件樣品,進行重金屬及殘留農藥測試,結果提供讀者參考。 文/檢驗部 樣品拍攝/出版部 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生活 選對行李箱,出遊沒煩惱! 前言:市售行李箱材質、款式五花八門,尺寸大小任君挑選;質地主要分為硬殼與軟殼,各有什麼優缺點?從哪些面向檢視是否實用?外出返家,行李箱的清潔也不能輕忽,以便新一趟旅程暢行無阻! 文/羅 素(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信用卡秘書服務 您的生活管家 前言:想像只需一句話,透過信用卡秘書服務,就能協助安排各式特殊行程!但是否還有應注意之處? 文/何啟銘(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金融保險委員、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 破解「針」相 讓眼睛不再腫痛 前言:不少人都有長過針眼,其疼痛感著實困擾。本文由眼科醫師說分明,針眼是什麼?平時該如何預防?讓您維持眼部健康。 文/官珮慈(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點我訂閱!2025年6月號530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火鍋湯底大揭祕:大骨湯、大骨(高湯)粉、高湯塊是什麼? 前言:臺灣人一年四季都愛吃火鍋,湯頭的熬製方式與滋味各有不同,消費者該如何分辨?若在選購上事先了解及遵循相關注意事項,方能安心享用佳餚。 文/陳明汝(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特聘教授) 圖片來源/Pixabay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6月號 封面故事 持久唇膏背後的祕密? 前言:許多號稱「不掉色」、「不沾杯」的唇膏因無須頻繁補擦而受到消費者喜愛,但另方面讓人擔憂色素沉澱、吃下肚影響健康等問題?提醒選購時不僅應留意成分,也要知曉卸妝前後的保養撇步。讀懂這篇,唇膏用得安心又漂亮! 文/汪曉琪(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美容系助理教授)圖片來源/Pixabay 除毛面面觀 光滑、安全一次到位 前言:體毛要保留或除掉,沒有一定的答案。從古至今,除毛更結合了文化、審美及醫學等學問,透過本文說分明;也分析不同的除毛方式及應注意事項,讓您做出自在又健康的選擇。文/翁子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專任主治醫師)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半永久化妝技術 你應該知道的事 前言:想隨時保持亮麗好氣色,或許可考慮結合美容與便利的「半永久化妝技術」;但在行動前務必明白可能潛藏的風險、施作後照護,以及若成果不如預期或後續想要清除,有辦法處理嗎?提醒欲嘗試的讀者謹慎小心!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揭開醫美麻醉的致命風險 呼籲改革確保患者安全 前言:近年發生多起醫美麻醉事故,不僅揭示專業度不足問題與法規漏洞所致亂象,更暴露其產業潛藏的安全隱憂。本文帶讀者了解相關內容,在愈來愈多人嘗試醫美的同時,也不容忽視療程中可能帶來的風險!文/黃鈺媖律師(消基會董事兼副秘書長)、施明宏醫師(台灣麻醉醫學會鎮靜委員會委員、訢辰麻醉鎮靜團隊南區負責醫師、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分院麻醉科兼任主治醫師)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6月號 海外醫美 暗藏風險? 前言:在網路上看了至韓國施作醫美的分享文,不禁讓人心癢癢、想衝一波嗎?本文讓皮膚科醫師告訴您海外醫美的發展及隱憂;若仍躍躍欲試,務必掌握選診所及術後照護須知。美麗值得追求,但安全絕對不能妥協!文/廖怡華(消基會醫療委員會委員、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消費論壇 醫療必要性與保險理賠爭議 前言:隨著醫療險投保率上升,理賠爭議亦增,尤以「醫療必要性」問題最受關注。本文從評議中心及司法實務來解析此議題,提醒消費者注意。 文/陳俊元(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6月號 申訴台上 用電儲值卡餘額無法退還 合理嗎? 前言:校舍用電卡的使用規範,雖屬校方單方對學生擬定的定型化契約之一種類型;但倘若契約條款中有違反誠信、顯失公平或對他方有重大不利益之約定,即屬無效。 文/陳昭全(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熱門話題 揭露假酒真相 如何守護酒品市場? 前言:假酒事件屢屢發生,尤其是假冒知名品牌的高價酒,對民眾造成金錢損失並帶來健康風險。本文從法規、食安與管理層面探討,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期望有效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健康。 文/葉佳聖(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食品委員、南臺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主任、中華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發展協會理事長)圖片來源/Pixabay 強者蜜糖、弱者毒藥?15萬解約金與為要保人還債之介入權 《保險法》修正草案建議 前言:日前金管會公告《保險法》修正草案是原則上強制執行壽險保單,例外以解約金數額作為豁免強執之標準。本文說明此舉可能帶來的問題,呼籲應以防止逃避債權為核心,將保險回歸保障家庭風險之本質。 文/蔡佩芬(消基會法律委員會前召集人、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李承龍(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專任教授)、黃文駿(錠嵂保險經紀人大里營業處業務襄理)、張哲維(歐斯爾物業管理服務集團總經理)、王 愛(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副總會長)、李皇德(利優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俊杰(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程偉君(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班)圖片來源/Pixabay 常見搬家糾紛 一篇讀懂 前言:搬家涉及的事務繁雜,整理和打包物品、擇定搬家日期、選擇搬家公司等,勞心又勞力。若再發生消費糾紛,真是頭大!搬家常見的糾紛態樣、怎樣預防?若遇糾紛,消費者的自保之道?本文一一解說。 文/涂予彣(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消費柯南 美味藏玄機?2025學童零食調查測試 前言:市面上零食大多含高糖、高鈉及多種食品添加物,若讓學童過量攝取恐影響健康。為了解校園周邊或網路等販售的零食品質,本次進行零食調查測試,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並呼籲一同關注學童的飲食安全。 文/檢驗部樣品拍攝/出版部圖片來源/Pexels 消費生活 3C產品換零件 選原廠或副廠? 前言:3C產品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必備工具,然隨著使用時間長,零件損壞問題也隨之而來,這時該如何判斷送原廠或副廠維修?本文從不同面向分析及評估,以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文/吳森統(消基會資通訊委員會委員、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副教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高齡駕駛者面臨的道路交通安全問題 前言:在路上開車、騎機車的年長駕駛不在少數,然因其健康程度可能不如以往,若未加留意恐導致交通事故。本文說明高齡駕駛的潛在風險,也比較其他國家的換照制度,盼未來加以改善,讓你我的用路環境更安全! 文/魏健宏(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交通委員、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陳睿騏(大鑫汽車駕駛人訓練班副班主任)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慢性鼻炎的當代手術治療 前言:慢性鼻炎是不少民眾的隱形敵人,若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也許是鼻子結構出了問題。本篇揭開慢性鼻炎的真面目,並了解如何透過最新的手術療法,從根本改善。讓你順暢呼吸,回歸美好生活。 文、圖/施亮均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過敏暨免疫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病房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健保專欄 大家醫計畫 提供慢性病患的全人照護 前言:為提升慢性病照護品質與全人健康管理,健保署於2024年推動「大家醫計畫」,整合既有計畫並擴大收案對象,強化基層照護體系與民眾健康管理功能,期盼打造更完善的在地健康照護網。 文字整理/出版部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點我訂閱!2025年5月號529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門診諮詢 淺談失眠診療 前言:面對睡眠困難,我們可以先嘗試哪些方法?若試過仍持續失眠,則建議就診;助眠藥物為較常使用的治療選擇,謹遵醫囑、定期追蹤,才能舒服入睡沒煩惱。 文/張皓翔(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5月號 消費論壇 家醫之道在人間——從疾病預防到全人照護 前言:逐步邁入高齡化與慢性病盛行的時代,家庭醫師不再只是「看病的第一站」,而是每一位社區居民全程健康管理的守護者;家庭醫學強調「以人為本」理念,疾病治療之外,更重視預防、健康促進及長期陪伴。 文/胡峰賓(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執業律師)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5月號 糖尿病照護 糖尿病:先從認識「醣」類食物開始 前言:日常生活之中,不少糖尿病患者為了控糖而減少攝取含糖飲食,但為什麼仍會導致血糖波動和體重增加?由醫師來告訴您,怎麼分辨糖與醣的不同,並輔以規律運動、適時用藥,穩定病情。 文/張嘉興(頂埔中心診所院長)、黃振國(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診所院長) 圖片來源/Pixabay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5月號 面對甜蜜魔咒的心路歷程 從得知到接受,並重建新生活的糖友感悟 前言:藉由分享糖友的心路歷程,希望能讓讀者們不再對糖尿病感到憂懼,而能作為尋覓身心健康與生活平衡的新轉機。 文/許惠春(博新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降糖護心腎:新世代的血糖藥物 前言:對許多糖尿病病人而言,最大的擔憂來自心血管疾病危機和腎功能衰退,不過隨著醫療發展,出現新興的糖尿病治療藥物,在控糖之外亦能維護心腎健康,帶您進一步認識。 文/林義傑(同心海華診所主治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糖尿病全人照護 共創無憂未來 前言:因應糖尿病漸趨年輕化及臺灣社會高齡化等形勢,為讓國人獲得愈加完善醫療支持,糖尿病全人、全程照護的推動勢在必行,除了改善個人健康外,亦是促進群體福祉之策。 文/陳宏麟(陳宏麟診所院長)、曾兆麗(陳宏麟診所營養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健康管理 減重到健康的新契機 相關疾病盛行率、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新興療法介紹 前言:肥胖為現代社會常見的文明病,除影響身材外,更是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成因;本文說明各種飲食控制方法的效果、風險,及建議的運動訓練方式,也介紹減重藥物治療,提供讀者參考。 文/李祥和(消基會衛生福利委員會委員、康合診所醫師、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監事) 圖片來源/Pexels 營養素指南:打造健康基礎,從均衡飲食到補充品 前言: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有時很難留意飲食是否均衡,也因此讀者可能會想了解,究竟要不要攝取營養補充品?在選擇與使用上應小心之處?細讀本文,助您擁有健康體魄! 文/曹玉婷(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門診中心副主任)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面面觀 前言:隨著健康意識提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成為預防疾病和早期發現的重要手段。本文說明相關內容及其對提升全民健康的貢獻,並探討醫病共享決策在健康管理中的角色。 文/李侑珊(國泰綜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揭開痛風迷思 重拾關節健康 前言:臺灣痛風盛行率在全球位居前段,不少人飽受痛風之苦卻無計可施。讀者應先對導致痛風的原因、機制、臨床病程表現及診斷治療資訊有所認識,並落實自我管理,讓痛風不來打擾! 文/劉大維(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陳正裕(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科主任)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對抗肌少症,現在開始! 前言:肌少症的發生由許多因素導致,更可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其治療及預防的關鍵原則是肌力訓練配合充足營養,此外,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知,時常自我檢視,活動力才不受限制! 文/林安民(安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門診諮詢 戒菸門診有效協助戒菸成功 前言:吸菸對健康的危害已有許多研究證實,為了有效達到減少菸害的目標,政府除制定法律來加以管理外,也實施相關計畫及提供多元管道幫助吸菸者戒菸,一起了解重要資訊! 文/陳全裕(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委員、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旅遊醫學門診:讓您出國旅行多一層保障、多一分安心 前言:航空的發展及便利,使得人們在國際間移動頻繁,因此旅遊醫學門診更顯重要。常見的問題如水土不服、高山症、當地傳染病等如何避免?若回家後才出現症狀該怎麼辦?審慎評估風險,出遊更加放心! 文/李芷婷(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疫苗防護 肺炎鏈球菌疫苗新進展 前言: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一直名列前茅,肺炎鏈球菌則是引起細菌性肺炎的主要病菌,常於感冒時併發;而其疫苗研發歷程已久,也有因應不同血清型及使用族群的接種方針,為廣泛大眾提供更多防護。 文/周杰穎(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吳至行(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 季節性流感疫苗 如何幫助預防流感? 前言:主要好發於秋冬季節的流感,逐漸出現全年化現象,而接種疫苗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再配合正確衛教措施,讓民眾遠離流感折磨! 文/柯韋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張家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estock RSV:隱形的健康威脅!你應該知道的預防和保護措施 前言:感染RSV對嬰幼兒及年長者的威脅不容小覷,本文由醫師解說其傳播特性、疾病風險,接種疫苗考量、建議對象等,平時即提高警覺,以妥善維護全家人健康。 文/康曉妍(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郭玠廷(聯新國際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圖片來源/Pexels 了解新冠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前言:新冠疫情影響雖趨緩,但其病毒株仍持續變異,過往施打的疫苗恐已不具足夠防護力;因此建議民眾接種新版疫苗,尤其高風險族群如慢性疾病患者、65歲以上長者和兒童等,以防併發重症威脅。 文/黃獻樑(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臨床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 麻疹來襲!風險及防範策略知多少? 前言:麻疹疫情於各國間蔓延,造成不少民眾人心惶惶,有哪些臨床症狀、風險警示、預防對策?本文完整告訴您;做好正確與足夠的準備,保護自身同時也保障他人。 文/鄭暐霖(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帶狀疱疹全攻略:從疾病認識到疫苗預防,一次搞懂! 前言:罹患帶狀疱疹不僅會引發劇烈疼痛,還可能帶來長期併發症。透過本文的介紹,帶您知曉怎麼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文/周志傑(恩主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點我訂閱!2025年4月號528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淹水後的居家用電安檢 前言: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強降雨的發生變得頻繁,另外,颱風數量雖然減少,但強度增加,在過境期間往往容易造成淹水災情。待風雨過後,大水退去,動手整理家園,居家電氣設備及電器產品,如何才能確保安全及恢復正常運作? 文/蕭弘清(消基會日用品委員會委員、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系)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4月號 封面故事 瘋偶像周邊商品 購買糾紛怎麼解? 前言:家有追星青少年嗎?每當偶像推出專輯、應援小物、限量商品時,總是會想盡辦法買到手,即使是跨國網購或託人代購也不想錯過。其中有沒有需注意的消費風險?若遇到糾紛要如何處理?本文列舉常見案例,提供實用解方。 文/涂予彣(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泰尼CP粉拍攝 開盲盒 只要有趣不要受氣 前言:盲盒結合動漫、公仔、玩偶等,在青少年之間廣受歡迎。開盲盒雖充滿驚喜和趣味,但也衍生不少消費糾紛!例如購買盲盒是否適用7天鑑賞期;取貨後,發現商品有瑕疵、甚至是仿冒品等情況,謹記處理建議,以保權益不受損。 文/范翔智(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出版部拍攝 新興菸品 遠離青少年 前言:青少年較容易受到新奇事物的吸引和同儕影響,加上電子煙或加熱菸商品可能宣稱不含尼古丁或可幫助戒菸,而使青少年在未考慮健康風險的情況下就嘗試。要杜絶傷害,除了政府立法管理外,父母、師長、青少年,也應對電子煙、加熱菸提高警覺! 文/陳全裕(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委員、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4月號 補習增學力 起步要留意 前言:少子化現象之下,父母有更充裕的資源培養子女。為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不少父母打從國小開始,就竭盡所能為子女報讀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學科、才藝一把抓,務求為孩子鋪陳一條直通大學的坦途。家長在選擇補習班時,除了聚焦於補習班的教學成效,切記要確認補習班是否合法立案,以保障孩子能夠安全學習。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消費論壇 兒童青少年的運動思維 前言:兒少運動量不足的問題必須重視,期待政府及家長用更多心力來增進兒童青少年的運動意願,讓孩子們能享受運動帶來的自信與價值,並能降低兒童、青少年肥胖的比例,奠定良好的體能基礎,迎向未來健康活力的人生。 文/李威著(消基會董事暨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委員)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4月號 申訴台上 餐廳預定須先支付全額費用? 前言:消費者提前向餐廳預定除夕圍爐餐宴,遇餐廳要求須先支付全額餐費才完成訂位,究竟定金的收取有無金額上限?消費者如何確保權益?本文提供建議。 文/余宗鳴(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熱門話題 海外就醫&保險須知 前言:全民瘋旅遊,觀光出國的熱度不減。但除了玩的開心,也希望在國外若發生意外或突發疾病能有保障,平安返家。行前先了解海外就醫的注意事項、費用在健保能否核退、可考慮投保的保險及選擇要點、有無需要再投保國外當地的保險,充分準備,安心啟程! 文/曾鹿鳴(消基會中區分事務所委員、逢甲大學金融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專任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 你不能不知道的豬肉產地標示議題 前言:先前食藥署公布豬肉儀表板數據,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及豬其他可食部位總量不低,但市面上相關產品或餐飲業等卻少見標示為美國產地豬肉,本文將進一步探討;而除檢視現行法律規範及查核機制完善與否外,提醒消費者也需謹慎注意來源標示。 文/雷立芬(消基會名譽董事長)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小兒食物過敏二三事 專家報您知 前言:對於嬰幼兒,家長總是希望給予適當的照顧,期盼他們健康成長。關於小兒食物過敏,有哪些必知資訊及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專家來解說,釐清疑惑。 文/王怜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電梯綁架」?!論電梯PLC控制售後服務行為 前言:「PLC」是一種用於自動化控制的數位電子設備,若因應在建築領域,則有如照明、空調、電梯等系統控制;而各家廠商使用的電梯PLC控制可能成為阻礙其他業者的手段,我國公平交易委員會曾提出相關行業警示與處理原則,本文逐步解析。 文/連世昌(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委員暨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消費柯南 2025指甲油檢測報告 前言:愛美不要有負擔!本次採樣「水性(或剝卸式)」及「凝膠」指甲油共計23件,進行標示調查及游離甲醛、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重金屬檢測,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 文/檢驗部 樣品拍攝/出版部 圖片來源/Pexels 消費生活 如何選擇合法專業心理諮商資源 前言:最近覺得心情有點悶,想尋求心理師的協助?但不知道如何找到專業又合適的心理師,也擔心受騙,常讓許多人裹足不前。本文提供判斷指引,並說明可運用的政府資源! 文/羅惠群(消基會衛生福利委員會委員、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南方心理諮商所院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烘焙世界的魔法師——膨脹劑 前言:膨脹劑是一種用於點心烘焙與食品加工的添加物,本文說明國內法規所允許的膨脹劑種類及應用範圍;攝取過多含有膨脹劑食物,可能產生哪些健康影響?常聽見的「老麵」又是什麼呢?提醒讀者,享用糕點麵食,適量為佳。 文/劉琳君(營養師)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綠色永別之道 環保殯葬 前言:有生就有死,生命的誕生帶來喜悅,充滿希望;生命的結束雖有感傷,但也能儘量不留遺憾。身後事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可預做設想,自己作主。時代演變下,環保自然葬逐漸推展開來,相關資訊提供讀者參考。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自助洗衣店 享受便捷也要停、看、聽! 前言:走進大街小巷,發現自助洗衣店愈開愈多間?雖然造福不少族群,但其中有哪些應注意的細節?提醒除了業者應確實管控設備運作良好,消費者也須妥善使用並遵守規範,以減少糾紛的發生。 文/羅 素(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市售廚餘機商品檢測結果 前言:廚餘機是近來引起討論的新商品,主打可免除剩餘食材丟棄時的困擾,也有助於環保。本次標準檢驗局與消基會合作進行市售廚餘機購樣檢測,並說明選購及使用注意事項,供消費者參考。 文、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點我訂閱!2025年3月號527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公寓大廈社區管理費多少才合理? 副標:社區自治可依規約或協議來訂定前言:從文中的案例可以明白,社區管委會有不同的運作模式、管理費是什麼、如何制定費用收取的標準及合法性等。妥善運用管理費,成就良好的居住品質。文/蘇 南(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委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名譽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國立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3月號 封面故事 氣候通膨 對你我的影響?前言:你可曾想過,一場極端的熱浪或暴雨,竟可能直接影響到餐桌上的食物?而農作物的生長及價格波動,也正悄悄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甚至引發更大的糧食危機。這場與天氣的博弈,我們該如何因應,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文/王正方(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餐飲管理科)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減碳旅宿 共創綠色旅遊 前言:如何創造既放鬆身心又能愛護環境的旅遊方式?可優先選擇環保認證的旅宿;另一方面,由於今(2025)年《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規定正式上路,有哪些相關內容?提供讀者了解,讓往後的旅行更有意義!文/王志宏(消基會中區分事務所委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3月號 海洋友善防曬產品 擦?不擦?前言:您是否了解防曬產品上標榜「海洋友善」之意呢?其成分對環境或人體健康有無影響?擦或不擦,一次讀懂,謹慎選擇。文/朱槿梵(消基會編輯委員會委員暨分子生物專業人員)圖片來源/Pexels 共享與永續的新潮流:家電租賃服務前言:您曾有過租賃家電的經驗?此對現今提倡循環永續的概念而言,也許是個不錯選擇。本文說明出租家電的主要模式,以及租用者在使用租賃家電時要留意的細節,在為地球減廢之時,同步了解使用租賃電器服務的消費權益。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消費論壇 中藥材如何選購、保存?安全又健康! 前言:臺灣的中藥材廣泛用於調理體質與預防疾病,但其品質與安全性受到購買來源和保存方式的影響。為確保中藥材的療效,消費者應選擇正規渠道並注意保存條件。 文/蔡三郎(消基會董事兼消費者報導雜誌副社長、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召集人)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3月號 申訴台上 無妄之災!入住賓館遇電器無故起火 相關損害誰負責? 前言:本案例中,電器起火既非肇因於消費者使用不當所致,故其除可依《民法》及《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求償,並可主張應由吹風機製造商及賓館業者就其無過失負舉證責任,以減輕消費者舉證責任之困難,保障其權利。 文/林泓帆(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義務律師、執業律師)圖片來源/Pixabay 熱門話題 從法律視角談網紅開團消費爭議前言:社群媒體蓬勃發展,所謂「網路紅人」以自身號召力或影響力,進行商品團購的模式與糾紛也漸趨多樣,本文由改編案例討論網紅、廠商、消費者之間的法律關係,有助於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文/周馨和(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指導老師/許宏宇(消基會常務監察人、執業律師)圖片來源/Pexels 從新鮮到保存:食品保存對營養完整性的影響前言:生活中有多種食品保存方法,而不同的保存方式會對食品的營養價值產生影響。認識食品保存的多樣化方法,讓讀者成為聰明的食品消費者。文/孫丞恩、黃楷淇、盧胤羲、蔣亞蓁、張員昇、戴邦廷指導老師/盧立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營養科學學位學程教授)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了解耳鳴:從症狀到診治,你該知道的一切前言:耳鳴是常見的耳鼻喉科症狀之一,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與環境噪音增多,愈來愈多人為其所困,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本文告訴您耳鳴的原因和症狀,以中醫結合現代醫學觀點的治療方法,減輕磨人之苦。文/黃敬軒博士(臺中和淵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針刀醫學會理事長)圖/和淵中醫診所原創圖片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Shutterstock 小物知識 清潔新寵:過碳酸鈉前言:帶您認識居家清潔好物──過碳酸鈉,適用於哪些物品的去漬除汙及接觸時可能產生的潛在危害?另與常見小蘇打、檸檬酸有何異同?文/朱槿梵(消基會編輯委員會委員暨分子生物專業人員)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柯南 2024現場調製飲品塑化劑及甜味劑調查測試前言:您時常外帶一杯手搖飲嗎?是否擔心一次性淋膜飲料杯可能溶出塑化劑?又或者明明選購無糖,喝起來卻有甜味,懷疑是否添加甜味劑?本次進行茶、咖啡及奶茶類飲品中的塑化劑及甜味劑含量調查測試,結果提供消費者參考。文/檢驗部樣品拍攝/出版部圖片來源/Pexels 消費生活 認識兒童急性中耳炎前言:急性中耳炎是兒童常見的耳部疾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聽力受損或其他併發症。本文由醫師說明病因、診斷、治療及預防方法,幫助家長提高警覺,及早辨識並就醫追蹤。文、圖/洪德仁(洪耳鼻喉科診所負責醫師、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防護人體皮膚的堡壘——角質層前言:本文主要介紹皮膚角質層的結構、功能以及對健康皮膚的重要性。維護角質層的健康,有賴於日常護理習慣、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使用保濕劑與避免過度去角質等,讓您維持皮膚健康、美麗透亮!文/翁子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兒童用高腳椅檢測結果副標:4項構造不合格,1項檢出塑化劑,另有2項標示不合格前言:許多家長為便於照顧6個月~3歲孩童,會於用餐時使用兒童用高腳椅,然若未留意安全恐導致受傷。故本次進行市售兒童用高腳椅的抽驗,提供檢驗結果及使用建議予消費者參考。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企劃部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健保專欄 健康存摺/SDK健保數位服務:助您顧好健康大小事 前言:健保署推出的「健康存摺」整合民眾的醫療資料,讓民眾可隨時透過App查詢健康狀況,同時具備眷屬管理功能,便於關心家人及自身健康。 文字整理/出版部資料、圖片提供/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點我訂閱!2025年2月號526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瓦斯安全設備應與時俱進 前言:居家防火攸關大眾的生命、財產,在火災發生原因統計中,爐火烹調不慎比例高,瓦斯桶及爐具的管理和安全規範更形重要。本文闡述應注重及改善之處,提醒相關單位及消費者重視。 文/莊啟忠(消基會日用品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ixabay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2月號 口腔健康隱憂 出現牙齦萎縮怎麼辦? 前言:你曾在刷牙時發現牙齒好像愈來愈長,或是某顆牙齒突然變得敏感嗎?你可能罹患牙齦萎縮了!牙齦萎縮的原因有哪些?是否會引發其他口腔問題、需要進一步治療嗎?牙醫師來解答,助你遠離煩惱! 文/黃國光醫師(桃園市牙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梵谷美學牙醫診所院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2月號 封面故事 永遠化學品: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來襲!我該關心飲用水安全嗎? 前言:近年各國及組織紛紛立法管制飲用水中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我國環境部跟進修正《飲用水水質標準》,以確保國人飲用水安全及品質。本文說明PFAS的主要用途、目前國內外規範限制為何?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並對消費者、業者與管理單位予以提醒及建議。 文、圖/張偉翔(國立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認識新建案標榜之濾水系統及家戶淨水設備 前言:近年許多預售屋建案標榜具有大樓淨水系統,建議消費者應先對家庭供水來源有所認識,知曉哪些情形條件需要納入評估;另市售家戶濾水產品的類型、功能多元,簡明分析其優缺點,提供消費者參考。 文/陳明遠博士(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預熱/瞬熱飲水機 選購須知不藏私 前言:泡咖啡、茶飲時,想立刻有熱水可用,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預熱/瞬熱飲水機也許符合您的需求,本文介紹其作用原理和各自特點;此外,應該挑選具淨水、過濾功能的嗎?是否有反覆加熱或未經高溫殺菌疑慮?一同來了解!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風味水、氣泡水、碳酸飲知多少 前言:淡而無味的白開水讓人興味索然,而可能考慮選購好像較少添加物的風味水、別具口感的氣泡水、標榜零卡的碳酸飲等,究竟這些飲品有哪些不同之處?飲用氣泡產品需要留意的健康影響?建議讀者可以自製各式滋味水,補充水分的同時,也能放心喝下肚! 文/陳姿吟(桃園長庚紀念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論壇 公益檢驗的賦能與永續 前言:本會從1981年開始,自費到市面上採購樣品,請專家檢驗,並透過媒體、電臺及《消費者報導》雜誌專欄等方式,公開「公益檢驗」報告,「賦能」予消費者,以保護消費者權利,更進一步使消費者分擔「永續」義務,參與全球永續保護。 文/凌永健(消基會檢驗長、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 點我看全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消費者報導》雜誌2025年2月號 申訴台上 行李箱輪子破損 航空公司賠不賠? 前言:出國旅遊,行李箱是必備物品,大件行李往往也會託運,若在提領行李時發現破損,可否向航空公司求償?消費者要如何自保權益?另外,旅遊保險會理賠嗎? 文/劉安桓(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 熱門話題 進行石蠟浴療法前 停、看、聽 前言:石蠟浴療法可提升患部溫度,促進血液循環,以緩解關節或肌肉疼痛。本文說明其中的原理、操作方式、相關禁忌等;若運用在美容保健上,又該注意哪些地方?幫助讀者了解其益處與風險,確保使用時更安全有效。 文/汪曉琪(國立臺中科技大學美容系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Shutterstock 公車意外事故及行人安全問題探討與建議 前言:自停讓規範實施以來,仍頻傳行人交通事故傷亡新聞,前陣子臺中市更發生女大學生遭公車撞上、1死1傷的不幸事件;本文將從行人、客運業者、政府三方面探討改善作為及提供建議,希望一同努力營造更加安全的交通環境。 文/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跨行轉帳手續費算誰的? 前言:消費時若以銀行轉帳方式來付費,你好奇轉帳手續費應由哪方來負擔嗎?應如何減少糾紛的發生?本文說分明。 文/李昕瞳(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指導老師/許宏宇(消基會常務監察人、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旅遊行程變數多 談旅客權益保障 前言:出遊總是充滿期待,但若碰上各種狀況,往往讓人措手不及,該如何維護權利、避免損失呢?本文告訴讀者用法律及非法律途徑解決糾紛,讓旅行更安心。 文/張祐崧(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指導老師/許宏宇(消基會常務監察人、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 臺灣秋冬季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簡介 前言:秋冬時分,常是流感、RSV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等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期間,不論大人小孩都深受其擾,本文介紹相關症狀及注意事項。 文/王俊傑醫師(基隆王俊傑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基隆市醫師公會理事長) 圖片來源/Pexels 國際視窗 臺日跨境消費糾紛 申訴處理有管道 前言:本會與日本國民生活中心簽訂有「跨境消費爭議合作備忘錄」,由其跨境消費者中心協助處理臺日消費者往來及旅遊中所發生的消費爭議,分享相關資訊和申訴管道,消費者有需要時可諮詢。 資料來源/日本國民生活中心、跨境消費者中心 整理/出版部 圖片來源/Pixabay 消費柯南 豬羊變色?!2024羊肉攙偽含豬成分調查測試 前言:臺灣人愛吃鍋,一年四季皆宜,而火鍋肉片更是不可或缺的食材;但市售羊肉片摻雜豬成分的報導時有所聞,食品有無攙偽也成為消費者相當關注的議題,故本次進行羊肉片(或捲)攙偽調查測試,提供消費者選購前參考。 文/檢驗部 樣品拍攝/出版部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消費生活 胃藥 怎麼吃才對? 前言:壓力大、消化不良、暴飲暴食……都可能引起胃部不適,想先至藥局購買胃藥緩解症狀,哪種成分的胃藥才適合?藥錠、胃散、胃乳、胃凝膠如何選?本文說明服用胃藥的注意事項,也提醒若常出現胃部不適,應及早就醫。 文/黃芬民藥師(高雄市鼓山區弘興藥局)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紡織品之抗菌性認識及選購與保養撇步 前言:臺灣氣候潮濕,防黴、抗菌等是大眾常討論的話題,而衣物是否也能防黴、抗菌?採用哪些技術來達成?消費者在選購時如何辨識?清洗或晾乾時,有無需要留意之處? 文/邢文灝(消基會日用品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腎臟為什麼會受損?我們如何預防腎衰竭? 前言:腎臟損壞主要分為急性及慢性腎衰竭,當兩側腎臟都遭受傷害而無法維持正常運作時,則須依靠洗腎治療來協助;慢性腎衰竭沒有所謂的特效藥,因此平時的預防保健更為重要。 文/陳文侯(腎臟科、內科、家庭醫學科、疼痛科專科醫師、醫務管理碩士、臺中市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獨食經濟」正夯! 前言: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與個人化需求崛起,「獨食」已成為飲食文化的新浪潮。餐飲業或商家該如何因應、調整產品及服務,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繁忙的日子裡,消費者偶爾也要放慢腳步,好好享受「me time」! 文/譚大純(消基會南區分事務所委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事業經營學系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點我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