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號500期

2022年12月號500期

文章篇目

 

 //本期搶先看//

 

熱門話題

 

疫情下如何以園藝增進健康

前言:根據研究,園藝有助於提升人們的身心健康,尤其疫情之下,更是不可或缺。為了維持免疫力與心情,本文提供一些建議給讀者參考。

文/張育森(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系教授)、鐘雅慧(博士班研究生)

圖片來源/Pixabay

  

  

  

  

封面故事

 

睡前用3C 慎防成癮

前言:忙碌了一整天,回家吃飽飯、洗過澡,蜷在被窩裡滑手機、回覆電郵、看劇集,和親友在社交平臺上聊聊天,是你每天的指定動作?不過,研究顯示睡前使用3C產品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須慎防成癮現象!你有沒有一日不滑手機不上網,就如坐針氈?機不離手,就代表染上3C癮嗎?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智慧手環 睡眠品質一手掌握?

前言:追求健康生活,充足好眠相當重要。智慧手環除了運動模式、監測心率、血氧等功能,不少還具備睡眠偵測功能,為穿戴者的睡眠來評分。但提醒讀者,手環的睡眠監測功能僅供參考,若有改善睡眠品質需求,應求助專業門診較適宜。

文/李少芬(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了解睡眠檢測如何診斷呼吸中止症和失眠

前言:您有睡眠困擾嗎?或許能透過醫學方式來檢視睡眠品質!本文探究睡眠檢測如何進行?另也提供評估表,以利讀者參考如何對症下藥。

文/楊聰財(醫學博士、美國長春藤賓州大學醫學院精準睡眠認證醫師、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

 

有睡眠困擾嗎?教你如何選擇助眠食品

前言:由於科技與經濟進步,讓壓力大、飲食不均衡、重度使用3C產品等習慣,都可能是影響睡眠的罪魁禍首。若要改善失眠,平時可多攝取有助於入眠的營養素及食物,更重要的是,亦須花時間了解睡不好的原因,才能雙管齊下,讓睡眠品質更加提升。

文/劉琳君(營養師)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消費論壇

 

後疫情下 開啟數位與科技的生活

文/徐則鈺(消基會副董事長、執業律師)

 

 

 

申訴台上

 

健身教練離職 消費者能否要求退回剩餘課程費用?

前言:課程尚未結束,教練就離職,《健身教練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範「雙方指定教練無法依約執行業務」為不可歸責於消費者之終止契約事由,消費者可據以主張權益;並要小心業者規避法規的不合理條約內容。                 

文/何家仰(消基會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

 

預售屋停車位的「瑕疵」怎認定?

前言:停車位尺寸固然須合乎法規要求,但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前仍應仔細詢問業者,並將其承諾清楚備註在合約上,倘若後續發生無法正常使用等問題時,才能保障權益。                 

文/郭淑慧(消基會雲嘉南分事務所義務律師、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

 

  

熱門話題

 

讓線上遊戲卡池更透明──談轉蛋法修法上路

前言:現在網路遊戲發展漸盛,不少玩家會課金儲值、抽卡牌及虛擬寶物;然若未明確揭露中獎機率,讓玩家投入過多金錢卻沒中獎,引起不少爭議,因此主管機關修法明定,自明(2023)年開始,業者應將中獎機率以百分比方式清楚公布,以保雙方權益。

文/許家華(消基會資通訊委員會委員、執業律師)
圖片來源/Pixabay

 

如何因應加密資產發展趨勢

本文將Cryptocurrency譯為「加密資產」,並聚焦於比特幣此類的「同質化加密資產」,說明其目標為去中心化、無法篡改與透明化;接著介紹其發展現況及可能風險,亦對臺灣消費者、業者及管理單位提出建議。
文/廖志峰(消基會金融保險委員會委員)
圖片來源/Pixabay

 

防水噴霧 真有這麼神?

雨季來臨,時常聽聞抱怨衣服曬不乾,或鞋子濕答答,這時可能需要防水噴霧,讓物品達到防潑、防濕的效果!然而使用上有無優缺點?以及在選購上可留意之處?透過本文,帶讀者了解。
文/羅 素(特約採訪編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米米皆事,消費者懂嗎?

文/出版部
圖片來源/Pexels、Pixabay

  

  

消費柯南

 

2022六都小白菜、青江菜、甜椒及辣椒農藥殘留檢測報告

前言:本次共計採樣80件蔬菜,進行381項農藥殘留檢測,其中有29件樣品不符合《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檢驗結果提供消費者參考。
文/檢驗部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消費生活

 

我是偏頭痛嗎?

前言:偏頭痛是現代人在高壓生活下常見的困擾之一,輕則帶來短暫的不適感,重則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工作;而究竟什麼才是偏頭痛呢?成因又是什麼?除了吃止痛藥之外還有其他治療辦法嗎?本文希望讓讀者對偏頭痛有基本的認識,以掌握就醫時刻並減少對頭痛的恐懼。
文/黃國倫醫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
圖片來源/Pexels

 

論講民間草藥

前言:本文將說明中醫藥材與民間草藥的差異為何,也提醒消費者,民間草藥主要屬於生活輔助品,針對疾病,仍是需要就醫診斷為佳,切忌自行服用草藥,反而貽誤病況。
文/陳麒方醫師(醫學博士、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圖片來源/Pixabay、Shutterstock

 

 

小物知識

  

熱脹冷縮使玻璃門窗爆裂?要小心!

整理/出版部
圖片來源/Pixabay

  

  

   

   

 

點我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