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食品磷酸鹽含量檢測報告

市售食品磷酸鹽含量檢測報告

2018/03/14

呼籲建立食品磷含量資料庫 供高風險族群飲食參考

摘要

1.採樣:於2017年年底,在雙北地區的傳統市場、量販店、超市等販售通路,購得14件火鍋料、2件漢堡肉、14件餅乾零食,共計30件樣品。

2.價格調查:14件火鍋料樣品,每百公克價格介於25~53.7元;2件漢堡肉樣品,每百公克價格分別為20.9與21.6元;14件餅乾零食類樣品,每百公克價格介於20~68.2元。

3.標示調查:30件樣品中,有24件屬於包裝食品,其標示皆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規定。

4.磷酸鹽與磷含量檢測:14件火鍋料磷酸鹽含量介於400~2,500 mg/kg;2件漢堡肉介於400~2,000 mg/kg;14件餅乾零食類樣品介於400~2,500 mg/kg。以磷酸鹽檢測值換算成磷含量,14件火鍋料磷含量介於200~800 mg/kg;2件漢堡肉介於200~600 mg/kg;14件餅乾零食類樣品介於200~800 mg/kg。

前言

      台灣人愛吃鍋物,不同的火鍋湯底搭配各式火鍋料,是一年四季的熱賣商品。許多火鍋料為了增添口感與保水度及延長保存期限,會添加磷酸鹽類做為品質改良劑或結著劑,磷酸鹽類在食品加工上的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除了常被添加於各式加工火鍋料之外,也常添加於漢堡肉或是餅乾零食中。過往食品中的磷酸鹽類添加物,常隱身於食品成分標示中的修飾澱粉或增稠劑中,消費者難以從成分標示中發現,但自2014年包裝食品須標示詳細成分的規定上路之後,磷酸鹽類便於各類加工食品的成分中現形。

       磷的攝取來源可分為天然食物與加工食品,天然食品如豆類、魚蝦類、肉類、蛋類與各式堅果穀物等,都是屬於磷含量較高的食品,天然食品中所含的磷是有機磷的型態,有機磷進入人體後吸收率約為30~60%,若僅食用天然食品,不易有磷攝取過量的情形。而加工食品所添加的磷酸鹽雖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其中的磷為無機磷的型態,無機磷在人體的吸收率可達100%,消費者若長期食用過多添加磷酸鹽類加工食物,會導致骨質疏鬆與腎臟疾病,此外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衛福部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訂定之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13~18歲的青少年每日磷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成人為800毫克,攝取上限為4,000毫克。依照國人「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每日食用天然膳食含磷就有1,305毫克,若再加上來自食品添加物的磷,則每日磷攝取量恐會高達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兩三倍甚至更多,磷攝取過多已然是健康的隱形殺手。

       為了解市售食品中的磷酸鹽含量,本次針對雙北地區的傳統市場、量販店、超市等販售通路所販售的火鍋料、漢堡肉與餅乾零食等食品進行磷酸鹽與磷含量測試,檢測結果做為消費者選購時的參考。

調查、測試項目及方法(請見表1)

採樣

        於2017年年底,在雙北地區的傳統市場、量販店、超市等販售通路,購得14件火鍋料、2件漢堡肉、14件餅乾零食,共計30件樣品。

調查與檢測結果(請見表2)

標示調查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規定,食品及食品原料之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下列事項:一、品名。二、內容物名稱;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之。三、淨重、容量或數量。四、食品添加物名稱;混合二種以上食品添加物,以功能性命名者,應分別標明添加物名稱。五、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國內通過農產品生產驗證者,應標示可追溯之來源;有中央農業主管機關公告之生產系統者,應標示生產系統。六、原產地(國)。七、有效日期。八、營養標示。九、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項。

        經檢視,本次30件樣品中,有24件屬於包裝食品,其標示皆符合規定。

價格調查

       14件火鍋料樣品,每百公克價格介於25~53.7元,編號6號「福州魚丸」較便宜;8號「西北蝦餃」較貴。2件漢堡肉樣品,每百公克價格分別為20.9與21.6元,編號15號「富統豬肉漢堡」較便宜;16號「台畜豬肉漢堡」較貴。14件餅乾零食類樣品,每百公克價格介於20~68.2元,編號26號「自然の顏蔬菜酥打餅乾」較便宜;19號「華元蝦肉蝦餅」較貴。

磷酸鹽含量檢測

       依食藥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第七類「品質改良用、釀造用及食品製造用劑」規定,酸性焦磷酸鈉、焦磷酸鉀、焦磷酸鈉、焦磷酸鈉(無水)可使用於各類食品,用量以Phosphate(磷酸鹽)計為3 g/kg(公克/公斤)以下;三偏磷酸鈉可使用於米製品、澱粉製品及麵粉製品,用量以Phosphate計為3 g/kg以下。依第十三類「結著劑」規定,焦磷酸鉀、焦磷酸鈉、焦磷酸鈉(無水)、多磷酸鉀、多磷酸鈉、偏磷酸鉀、偏磷酸鈉、磷酸二氫鉀、磷酸二氫鈉、磷酸二氫鈉(無水)、磷酸氫二鉀、磷酸氫二鈉、磷酸氫二鈉(無水)、磷酸鉀、磷酸鈉、磷酸鈉(無水)等16種磷酸鹽類可使用於肉製品及魚肉煉製品,用量以Phosphate計為3 g/kg以下。

       本次30件樣品經檢測,14件火鍋料磷酸鹽含量介於400~2,500 mg/kg,編號1號「蟳味棒」含量較低;14號「西北貢丸」較高。2件漢堡肉磷酸鹽含量介於400~2,000 mg/kg,編號16號「台畜豬肉漢堡」含量較高。14件餅乾零食類樣品磷酸鹽含量介於400~2,500 mg/kg,編號17號「旺旺仙貝」、18號「張君雅小妹妹日式串燒-休閒丸子」、19號「華元蝦肉蝦餅」、20號「玉米濃湯」與21號「乖乖玉米脆條(奶油椰子)」含量較低;30號「樂事波樂經典原味洋芋片」較高。

       依衛福部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訂定之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13~18歲的青少年每日磷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成人為800毫克,攝取上限為4,000毫克。將本次磷酸鹽檢測值換算成磷含量,14件火鍋料樣品磷含量介於200~800 mg/kg,若以平均值500 mg/kg,1個重量10公克的火鍋料來算,吃10個火鍋料大約會攝入50 mg的磷;2件漢堡肉磷含量介於200~600 mg/kg,若以平均值400 mg/kg,1片重量100公克的漢堡肉來算,吃1片漢堡肉大約會攝入40 mg的磷;14件餅乾零食類樣品磷含量介於200~800 mg/kg,若以檢測值較高的30號「樂事波樂經典原味洋芋片」來算,吃1包會攝入約80 mg的磷。

       檢測結果顯示,酌量食用火鍋料、漢堡肉片與各類餅乾零食,雖不至於超過每日磷攝取上限,但對於有腎臟疾病的消費者,仍應儘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以免高磷的食物造成腎臟的負擔。

總結

給政府的呼籲

磷酸鹽使用限量修訂應謹慎    不宜貿然放寬

       食藥署在2015年時曾發布磷酸鹽類使用範圍及限量標準草案初稿,擬調整食品添加物磷酸鹽的限量標準,依食物類別放寬或縮減磷酸鹽的使用限量,其中放寬限制較多的前三項是:口香糖與泡泡糖擬放寬至44 g/kg,是現行規定(3 g/kg)的14.7倍;嫩肉精擬放寬至35 g/kg,是現行規定(3 g/kg)的11.7倍;奶精擬放寬至13.5 g/kg,是現行規定(3 g/kg)的4.5倍。除了上述食品之外,在餅乾、麵包、乳酪、冷凍馬鈴薯等食品亦大幅放寬。當時食藥署說明此草案初稿是參考Codex與歐盟之相關規定後所修訂的初稿,但每國家的飲食習慣不同,此初稿中擬放寬磷酸鹽添加限制的奶精、麵包、餅乾等,都是消費者經常購買的食品,若是放寬這些日常食品的磷酸鹽添加量,恐會讓國人攝取磷的攝食量再往上攀升。

       腎功能正常者攝取磷酸鹽通常能正常代謝,但腎功能不佳者,若長期攝入過量磷酸鹽,恐致高血磷症、腎性骨病變等,食藥署對於磷酸鹽的使用限量的修訂應更謹慎評估,不宜貿然放寬標準。

建立食品中磷含量資料庫    營養標示項目增列磷含量

       2017年底歐盟執委會(EU Executive Commission)原本擬開放羊肉、羔羊肉、牛肉與小牛肉等肉品使用磷酸鹽添加物,但因有研究報告指出磷酸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故在歐洲議會提案時,改為立法禁售部分肉品添加磷酸鹽,此結果顯示,歐盟對於磷酸鹽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仍是有所疑慮的。

       建議食藥署建立食品中磷含量資料庫,提供各種食品(材)中磷含量的參考值,提供高風險族群的飲食選擇參考之外,也可做為檢驗磷酸鹽添加量的背景值依據。如澳洲昆士蘭州的「含有磷酸鹽的食物」文件,指出1份67克的英式水果鬆餅含有128 mg的磷、1杯全麩與水果和堅果的早餐穀物含有896 mg的磷、半碗煮過的糙米含有124 mg的磷、2片60克的培根含有310 mg的磷等(註)。

       磷的攝食量過高或鈣的攝食量太低,皆是血液中磷酸鹽含量過高的可能原因。簡單的降低磷酸鹽使用量或限量標準,並不會對食品安全或消費者健康有助益,建議應在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項目上增列磷的含量,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有所依據,選擇磷含量降低的食品,遠離高磷食品,以維護身體健康。

給業者的呼籲

       磷酸鹽類添加物的用途廣泛,對於改善食品的口感、外觀、增加保水性的效果非常好,同時又具有抑菌防腐的作用,在製作加工食品時是非常好用的添加劑,但食品添加磷酸鹽類會使其中的無機磷含量增加,長期食用高磷的食物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磷酸鹽類雖然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但減少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已然是目前的消費趨勢,建議業者在使用磷酸鹽類時,應儘量降低添加量,以符合民眾對於食品添加物減量的期望。

給消費者的建議

       磷的攝取來源可分為天然食物與加工食品,天然食品如豆類、魚蝦類、肉類、蛋類與各式堅果穀物等,皆屬磷含量較高食品,天然食品中所含的磷為有機磷的型態,有機磷進入人體後吸收率約為30~60%,若僅食用天然食品,不易有磷攝取過量的情形。反觀加工食品所添加的磷酸鹽,其中的磷為無機磷的型態,無機磷在人體的吸收率可達100%,食用過多添加磷酸鹽的加工食品,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使骨質疏鬆等,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影響健康。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以生鮮食物為主,少吃加工食品,避免磷攝取過量。

       消費者在選購加工食品時,儘量挑選成分標示中低磷酸鹽類添加物的食品,在享用火鍋時,儘量選擇新鮮的肉片、海鮮、菇類或蔬菜等食材,少吃加工火鍋料,不要一味追求Q彈的蝦仁,酌量食用涮煮食材後的火鍋湯,因食物經過水煮後,會因磷酸鹽溶出而使火鍋湯中的磷含量增加。

註:https://www.health.qld.gov.au/data/assets/pdf_file/0031/154858/renal_phosph_table.pdf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